跳至內容的開始

新聞公報

屋宇署電子資料呈交及處理系統第三階段正式啓用

屋宇署電子資料呈交及處理系統第三階段正式啓用

屋宇署今日(六月三十日)推出電子資料呈交及處理系統(電子系統) (esh.bd.gov.hk)的最終階段(即第三階段),以接收及處理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呈交的所有種類圖則和相關申請,包括一般建築圖則和改動及加建工程的圖則。負責處理圖則的三十五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建築專業人士和持份者可以透過採用電子系統,見證效率的提升。

雖然現時仍然允許提交紙本圖則,但屋宇署鼓勵建築專業人士選擇電子系統,以充分利用其眾多功能,享用其帶來的好處,包括:

  1. 以全電子化提升中央處理建築圖則制度的效率

    連同屋宇署在內,共三十五個政府部門及機構可通過電子系統,即時並同時接收所有種類建築圖則和文件,減省與其他相關部門及機構之間傳遞紙本圖則及文件的需要,從而提高效率。電子系統允許容易地追蹤不同部門的進度,並在申請人、屋宇署和其他相關部門及機構之間,實現更便捷和直接的溝通,從而提高圖則處理的透明度。

  2. 推動更廣泛使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

    屋宇署於二○二四年三月正式推出了「建築信息模擬技術面積核查工具」,利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審視設計及自動核查一般建築圖則內樓面面積的計算。此工具可節省時間和人手,覆檢面積計算的準確度,以符合《建築物條例》的要求。電子系統的全面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建築信息模擬技術」的應用,向全面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以電子方式擬備及呈交建築圖則的目標邁進。

  3. 環保

    自電子系統的第一和第二階段分別在二○二二年和二○二三年推出以來,系統已節省超過6萬6千張A1 尺寸圖紙和超過480萬頁文件。隨著涵蓋呈交一般建築圖則的電子系統第三階段的推出,註冊建築專業人士不需再為屋宇署和其他政府部門及機構提交十數份圖則副本以處理其申請。這樣不僅節省了用紙,還減省印制和運送的需要,進一步推動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電子系統第三階段的推出標誌著推進「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重要里程碑。屋宇署會繼續根據用戶反饋,提升和完善電子系統的處理能力,為二○二七年強制要求以電子方式呈交建築圖則作好準備。

自二○二四年開始,屋宇署為建築專業人士和持份者舉辦一系列簡報會和工作坊,介紹電子系統的功能並強調其好處。此外,屋宇署亦安排多次到訪建築專業人士的辦公室提供技術支援及親身協助,同時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以進一步改善系統。這類推廣活動將於電子系統第三階段推出後繼續進行。

屋宇署積極鼓勵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利用電子系統呈交圖則。《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考》ADM-17及《註冊承建商作業備考》42已上載於屋宇署網頁(www.bd.gov.hk)。 該署已就電子系統設立專用服務熱線 3580 1000 及電郵esh-helpdesk@bd.gov.hk,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援。

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返回頁首